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瑶医导医网 >> 特色项目 >> 正文

瑶医养生与预防

来源: 作者: 日期:2010/10/20 11:24

摘要:瑶族人民亦不例外。瑶族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集中于湘江、资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的广大区域,南北朝时期又扩大了分布区域,“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疑”。

  养生和预防是东方古老的黄河、长江流淌出来的文化。古人类对自我生命的养护意识至少在“有巢氏”的“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礼记?礼运》)到“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围风寒”(《墨子辞过》)等居住条件的改善过程中已初见端倪。同时,从先人“衣皮韦”以御寒到仰韶遗址出土的骨针、石坊车以及半坡遗址发现的陶纺轮和留有布纹的陶器等,都说明人类对自我生命和身体的养护已从被动适应自然发展到能动地去改造自然的阶段。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保护生命,繁衍后代,在劳动与生活的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一些规律,学会了自身保健的一些方法,并互相传授。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预防与养生文化。

  瑶族人民亦不例外。瑶族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集中于湘江、资江流域的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的广大区域,南北朝时期又扩大了分布区域,“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疑”。唐末宋初因民族压迫加剧和天灾人祸等原因才开始向南、西南方向迁徙,最终集中在位于广西中部偏北的桂中地区。他们以深山老林为居,以毒蛇猛兽为邻,山岗雾露、盘郁结聚、风寒湿热,不易疏泄,百病丛生。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加之迁徙性的劳作生存方式,为了本民族的生息繁衍,发展壮大,使得瑶族人民更加注重对疾病的预防、对身体的养护。瑶族人民爱歌爱舞,瑶族山歌久负盛名,他们常把前人传下来的民俗药用防病养生方法编成歌括传唱,一代传唱一代。歌曰:春节菖蒲温辛香,内服外浴效验彰,四肢湿痹屈难伸,耳鸣头风五劳伤。菖蒲能祛瘟虐瘴,咳逆上气用亦良,常服骨坚颜面艳,延年益寿百年长。二月初一鸡矢糕,四肢湿痹预防好,三月清明黄花饭,肝炎目赤治效高。四月初八枫木香,枫枝插门户户唱,糯米饭同韭菜炒,不畏湿气与岚瘴。五月端午用雄黄,疗癣鼠瘘痔疽疮,雄黄早晚背身上,诸虫蛇毒不敢伤。白花韭菜粽粑香,草果浸液祛虐瘴,小占五加诸味药,熏洗除湿去痹良。婚娶办席需槟榔,酒后代茶以御瘴,醒之能醉醉能醒,健脾和中补劳伤。小儿降生烧苍术,川连频咽时时知;满岁防病铜锁住,外出祛邪插桃枝。六十老人备命粮,初一十五食安康,鸡子蜜糖蒸饭上,久服强身百年长。这些都充分展示了瑶族人民的养生和预防文化。

  一、预防法

  预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施行各种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包括先天预防和后天预防两方面。

  (一)未病先防

  1、先天预防

  先天预防,是从父母婚配到出生前的胚胎时期就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1)优婚防病

  优婚防病,就是通过择优婚配,使孕育的后代禀赋强壮,健康无病。

3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

疾病搜索
最新提交预约记录
妈咪宝贝问吧精华区
怀孕40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东亚医讯 亲亲宝贝健康卡
疾病预防
预防接种 婴幼儿 小儿肺炎
新生儿 孕妇 小儿哮喘
小儿多动症 小儿急症 婴幼儿腹泻
小儿肠炎 小儿感冒 更多儿科病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