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瑶医导医网 >> 特色项目 >> 正文

瑶医治疗之解毒除蛊法

来源: 作者: 日期:2010/10/20 11:05

摘要:长期以来,瑶医对毒已具有相当的认识,毒是瑶族医药理论重要论述内容之一.

  解毒是瑶医治疗大法之一,它是瑶医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瑶医治疗毒重在解毒、排毒,即使用各种解毒药,化解、中和、排泄体内毒素。

  长期以来,瑶医对毒已具有相当的认识,毒是瑶族医药理论重要论述内容之一,它贯穿着瑶医药从萌芽——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包含在瑶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之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具体的各种“中毒”,如中“蛇毒”、“药毒”、“虫毒”、“食物中毒”等等及由“痧毒”、“瘴毒”、“湿毒”、“风毒”、“蛊毒”所引起的以“溃烂”、“红肿”、“热痛”、“肿瘤”、“疮疔”、“黄疸”等为主要表现、机体器官有一定器质性损害的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而“解毒”则是通过药物的解毒,和外治的排毒来达到治疗目的的各种方法,在临床运用上,有如下两大方面:

  一是具体的“毒药”及“解毒药”的运用。瑶族先民在很早以前就懂得运用各种毒药甚至制造毒药用于狩猎、战争及医疗。如《诸病源侯论》记载有岭南俚人制造的5种毒药:“不强药、蓝药、焦铜药、金药、菌药”。以及水银、雄黄、钩吻、乌头、巴豆、杏仁、斑蝥等。据古籍记载,这些毒药瑶族地区早已普遍运用于临床上。唐代的《本草拾遗》就记载了瑶族地区使用菌药烧灰治疮疥,用鸠喙解蛇毒,用蜈蚣治风毒和热毒等经验。

  二就是“解毒”作为瑶医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瑶医针对邪毒起因及其种类和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解毒药及解毒方法,使毒邪被化解而排出,在外采用药敷、熏洗、刺血、刮痧、拔罐等,散发人体正气,阻断邪毒内侵之路而达到“排毒”的目的。如在广西桂北地区,瑶医用草药山栀根、甘蔗蔸、野角麦、黄饭花等煎水内服以清解湿毒,治疗黄疸性肝炎。用铁帚把根、马蹄菜、鱼腥草、山槟榔等内服清热解毒治疗菌痢。用刮痧法配合草鞋饭、救必应、尖尾芋等以解痧毒治疗“蚂蝗痧”。用瑶药液浸泡过的药罐在一定穴位上拔罐排毒治疗风湿类疾病。用鸡冠花、鸡公苋、塞鼻子树、红牛藤等内服配合浴足以化淋、利湿、排毒治疗“热淋”、“石淋”。

  另外,瑶医还用通草根、鬼针草、金银花内服,以小毛蒌、山花椒叶、路边菊适量共捣烂加桐油外敷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另据文献报道,瑶医还运用解毒药治疗“毒邪甚极”的“阴疮(肿瘤)等。如用断肠草、钩吻、岩黄莲等治疗早期肝癌和中晚期肝癌患者;用山豆根治疗肺癌、鼻咽癌、膀胱癌;用独脚莲治疗肝癌、胃癌、子宫癌、肠癌等,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提示瑶医“解毒药”有抗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妇科、外科、皮肤科、儿科,“解毒法”亦屡有应用。如用扛板归、蛇舌草、公英、三角泡、马缨丹等煎水熏洗、坐浴,治疗各类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用鬼针草、百花丹叶、节节草、红毛毡等外敷解毒排毒治疗乳腺炎。用干地龙、芭蕉根、金竹根、鱼秋蒜等内服清热解毒治疗小儿病毒性及细菌感染性高热等等。

  • 上一篇:
  • 下一篇:

疾病搜索
最新提交预约记录
妈咪宝贝问吧精华区
怀孕40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东亚医讯 亲亲宝贝健康卡
疾病预防
预防接种 婴幼儿 小儿肺炎
新生儿 孕妇 小儿哮喘
小儿多动症 小儿急症 婴幼儿腹泻
小儿肠炎 小儿感冒 更多儿科病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