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瑶医导医网 >> 瑶医特色 >> 正文

瑶医药沿革

来源: 作者: 日期:2010/10/20 11:02

摘要:几千年来,瑶族医药的演变发展也是遵循这一规律。

  至于瑶医的诊疗技术,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瑶族同胞在长期观察和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体盈亏,有如八卦之化生,并结合易理,朴素地阐述瑶医盈亏平衡的理论:乾为盈,坤为亏,盈亏平衡则否泰安康,身体强健而无病;盈亏失衡,如盈多亏少或盈少亏多,均可导致人体失调而患疾病。盈多亏少,需调补亏之不足,抑盈之有余,而盈少亏多,则需调补盈之少,而抑亏之余。疾病的归转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向好的方面转化,即康复;二是向坏的方面发展,即死亡。他们认为人之所以发病除了冷、热、风、气、虫、毒、伤等原因之外,体内的五脏六腑、气血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的相互传导、演变,在感受疾病的程度、抗衡的能力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从而研究总结出了许多的诊疗方法。在疾病诊断方面,瑶医除了采用望、闻、问、触诊之外,还有甲诊、掌诊、舌诊、耳诊、目诊和面诊等。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的症状特征,总结出风、痧、锁、痨等病症名称,在治疗技术方面,除了采用内服之外,还有用药物洗、敷、熏、烫、熨、佩戴和挂药以及放血、点刺、拔罐、挑治、捶击、拍击、搔抓、钳拿、火针、滚蛋、滚油、蒸气、按摩、冷水疗法、指压疗法、生盐疗法、搓痧疗法和灯草火灸、艾灸、骨灸、席网灸、药物灸、药棍灸、指刮、碗刮、匙刮、骨弓刮、秆草刮、苎麻刮等等。瑶医所治疗的病种包括了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和神经精神等科280余种病症,而且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并且早已得到人们的公认,如《岭表纪蛮》中就有蛮人(主要指瑶族)以草药医治跌打损伤及痈疽、疮毒、外科一切杂症,每有奇效的记载。近十多年来,金秀县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不下于100人,其中只有4例未能得到药物治疗而死亡,其他大多数均由民间医生用草药治疗,个别中毒严重者送当地医院用中、西、草药结合治疗而获痊愈。据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即是“医不乏人,药与医术享誉山内外”的著名瑶乡,在不到5万的瑶族人口中,就有瑶医247人,平均不到200人就有一名,其中有205人领取了个体行医执照,除2个联合诊所,32个家庭诊所外,其余均在县内外流动行医,除内蒙、新疆、西藏等省区之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有瑶医的足迹,而且有的在一些县、市蹲点行医已达十多年之久,靠行医卖药为生。此外,瑶医在治疗痧症、甲亢、淋巴结核、各种胃病、痢疾、肠炎、痔疮、肩周炎、风湿病以及妇科、儿科杂症,甚至某些恶性肿瘤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历史上,瑶医对预防医学也很有研究。瑶族先民很早就认识到某些疾病是可以互相传染而又可以预防的,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开建县志》有“惧患痘,有出而染者,不得复入”及“有疫殁,则并焚其尸徒居焉”的记载。产后药浴是古今中外瑶族人民独有的保健医疗方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瑶族特别是盘瑶人民,由于频繁的迁徙,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因此妇女产后不待满月即要参加生产劳动,为了除秽防病,加速产妇康复,他们研究总结并推广了“产后月子药浴”的经验,凡妇女产后第一天,第十五天和满月时都要请瑶医采药水煎洗浴一次,这样产妇产后数天即可参加劳动,对健康毫无影响。此法至今不仅在瑶族中广泛应用,而且在瑶族地区内及周围的其他民族,也已逐步推广。此外,五月初五洗药浴,饮雄黄酒、吃药粑等等都带有预防疾病的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在清代西方医药还未步入中华大地之前,独具一格的瑶族医学、药学已被纳入民族医药之林。

  二、迅速发展时期(1949~1985年)

  解放后,党中央执行的民族平等政策,使少数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党和国家鼓励继承和发扬民族医药,非常重视包括瑶族医药在内的各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使得瑶族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几十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等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鼓励支持下,不少关心民族医药的仁士,投身于瑶族医药的调查、整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对一些值得推广应用的秘方、验方进行了部分病例的追踪调查,编著了《瑶医效方选编》,介绍了瑶医治疗110多个病症的效方,基本弄清了瑶族聚居区药物资源情况,翻译了多种瑶医常用药的瑶文名称,并按“以病统方”的方式,收集药方,并组织临床验证,对瑶医民间治疗疾病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整理。

  有关瑶医药的论文,如“瑶族医药初探”、“瑶族医药的特点及传录方式”、“广西瑶族医药调查研究”、“瑶医用药品种调查报告”、“瑶医用药品种及特点”、“瑶医望诊诊断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瑶医望诊诊断肝癌的研究”、“瑶医发泡药罐疗法”、“瑶医外治绝技——油针疗法”、“瑶医磨药疗法”、“瑶族的杉刺疗法”、“浅谈瑶族的卫生风俗与医药”、“浅谈瑶族的医药养生”等数十篇论文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刊出,并有许多论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扩大了瑶族医药的影响。瑶医在治疗妇科病、跌打骨折、风湿病及毒蛇咬伤等病的效果,历来得到广大患者的公认。大量的临床验证还表明,瑶医药对精神分裂症、癫痫、乙肝、肾炎、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对肝胆及泌尿系统结石的溶石治疗更受到患者的青睐。

  在瑶药学研究方面,经过科研人员深入调查、整理、研究,已取得很大成果。他们翻译了1000多种瑶医常用药的瑶文名称,为了解瑶药资源提供可贵的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查清了104种瑶医传统常用药物“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的原植物,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了保障,同时发现了瑶族民间药用植物31种,扩大了瑶药资源。所编著的《广西瑶药选编》收入瑶医常用的药物980余种,基本弄清了广西金秀县药物资源情况;对瑶药药理药化研究也取得长足进展,对多种瑶药进行有效成提取分析及药理作用研究,以确定其功能疗效,为提高临床疗效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如冬心崴、酿摸勉、山慈姑、东破石珠、五指毛桃、苦菜公、石吊兰、麻骨风等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走血风、黄藤、金不换、麻骨风、绞股蓝等具有镇痛抗炎作用;矮地茶、罗汉果等具有止咳平喘作用;青蒿具有抗疟及退热作用。瑶药产品开发研制方面,利用瑶山特产瑶药研制出九金汤、红枫片、圣堂山风湿跌打药酒、止血消炎生肌散、蛇伤丸、白带丸、疳积散,并推广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关人员还对瑶药治疗风心病、妇女痛经进行了系统的疗效观察。此外,金秀瑶族自治县制药厂推出了金秀甜茶和金秀绞股兰茶等产品,其中绞股兰茶素有“南方人参”美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独具一格的瑶医药体系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
  • 下一篇:

疾病搜索
最新提交预约记录
妈咪宝贝问吧精华区
怀孕40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东亚医讯 亲亲宝贝健康卡
疾病预防
预防接种 婴幼儿 小儿肺炎
新生儿 孕妇 小儿哮喘
小儿多动症 小儿急症 婴幼儿腹泻
小儿肠炎 小儿感冒 更多儿科病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