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15801048822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瑶医导医网 >> 恶脉 >> 正文

寒湿型恶脉的治疗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日期:2013/06/20 10:13

摘要:

  寒湿型

  【证见】 患肢肿胀,按之凹陷,朝轻暮重,畏寒怕冷,皮色不变,腿酸不适,沉重乏力,甚则跛行,食欲不振。舌淡胖,苔白厚或白腻、脉细濡或沉细。多见于深层恶脉的慢性期。

  【治法】 温阳利湿,化瘀通脉。

  【方药】

  ⒈主方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合实脾饮(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减

  处方:生黄芪30克,熟附子9克,茯苓12克,桂枝15克,干姜9克,当归尾9克,地龙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瓜9克,土鳖虫6克,木通9克,水煎服,每日l剂。

  ⒉中成药

  ⑴五苓片,每次6片,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⑵少腹逐瘀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⑶通塞脉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⒊单方验方

  ⑴复元活血汤加减(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柴胡10克,天花粉10克,当归10克,桃仁lO克,穿山甲10克,熟附子10克,肉桂10克(煽)。水煎服,每日1剂。

  ⑵脉管炎外洗剂(房学贤等《古今民间妙方》)

  处方:透骨草30克,芒硝30克,防风12克,艾叶12克,当归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大黄10克,苏木2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剂熏洗2-3日。

  脾虚型

  【证见】 患肢肿胀,按之凹陷,皮色发白或苍黄,沉重乏力。脘闷纳呆,面色萎黄,神疲肢冷,或见便溏。舌淡胖,苔白厚或滑腻,脉沉缓。多见于深层恶脉慢性期。

  【治法】 温阳健脾,养血通脉。

  【方药】

  ⒈主方附子理中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当归四逆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熟附子9克,党参15克,干姜9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当归12克,桂枝9克,白芍9克,木通9克,大枣5枚,细辛6克,炙黄芪15克,川芎9克。水煎服,每日l剂。

  ⒉中成药

  ⑴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⑵附子理中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⑶通塞脉片,每次8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⒊单方验方

  ⑴参照“脱疽”虚寒证单方验方⑵散寒通脉汤。

  ⑵参照寒湿证单方验方⑵脉管炎外洗剂。

  • 上一篇:
  • 下一篇:

疾病搜索
最新提交预约记录
妈咪宝贝问吧精华区
怀孕40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东亚医讯 亲亲宝贝健康卡
疾病预防
预防接种 婴幼儿 小儿肺炎
新生儿 孕妇 小儿哮喘
小儿多动症 小儿急症 婴幼儿腹泻
小儿肠炎 小儿感冒 更多儿科病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