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15801048822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瑶医导医网 >> 恶脉 >> 正文

恶脉的诊断要点

来源:中国导医网 作者: 日期:2013/05/22 16:21

摘要:发病前局部有静脉注射或化脓性炎症病史,或有下肢静脉曲张史。下肢多见,上肢较少见,亦可发生于胸壁静脉。局部浅静脉疼痛,红肿,压痛,久则出现条索状硬结。如多次复发,病变静脉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急性期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深层恶脉

  多见于手术、外伤、产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主要发生于下肢。病变在小腿深静脉者,不发热或仅有低热,腓肠肌疼痛,肿胀,压痛;将足向背侧弯曲时,疼痛加剧,踝关节以下水肿和浅静脉怒张。病变在髂股静脉者,可有发热,脉搏加速,自臀部以下整个下肢痛,水肿,皮肤发白或略青紫,大腿内侧、股管处有明显压痛。久则可见腰酸腿软,肢冷麻木,患肢增粗。血栓脱落,产生肺栓塞时,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本病是由于湿热之邪外侵,或因静脉注射染毒,以致气血瘀滞,脉络滞塞不通所致;或由久卧久坐,气血运行不畅,以致瘀血阻于络道,脉络阻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而成。浅层恶脉以皮下经脉呈条索状突起,硬而疼痛为特征;深层恶脉以患肢粗硬肿胀,行走不便,脯部疼痛为特征。

  本病主要表现为气血凝滞,脉络阻塞。其发病内因多为久卧久坐,病后伤气所致。气为血帅,气伤则血行缓慢,以致脉络滞塞而不通;脉络不通则作痛,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则肢肿。就外因而言,浅层恶脉多因湿热而诱发,深层恶脉多因寒湿而诱发。其相同者均有湿邪,湿性粘腻而重浊,故病缠绵不愈。病程较久;不同之处则有湿热与寒湿之分。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原则。

  • 上一篇:
  • 下一篇:

疾病搜索
最新提交预约记录
妈咪宝贝问吧精华区
怀孕40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东亚医讯 亲亲宝贝健康卡
疾病预防
预防接种 婴幼儿 小儿肺炎
新生儿 孕妇 小儿哮喘
小儿多动症 小儿急症 婴幼儿腹泻
小儿肠炎 小儿感冒 更多儿科病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