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即手术或放疗前的诱导化疗,主要用于ⅣA期患者,疗程3-4个周期。
具有以下优点:
①约有80%的患者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临床有效率65-90%,临床CR率10-30%,病理CR率仍为10%,降低了临床分期后使手术更容易 ,更使保乳手术成为可能,在乳腺癌>5cm的患者经化疗后约有73%的肿瘤缩小到可采用保乳手术。
②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早期即有可能出现远处、血行转移,可手术治疗者约有半数以上已发生全身微小转移灶,新辅助化疗可进一步提高远期疗效;
③一般情况下术后6个疗程的术后辅助化疗往往是盲用的,也未必有可测量的病灶来评估化疗效果,新辅助化疗有利于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及早更换不敏感的药物。
1. 2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新辅助化疗常用的方案为AC、CAF方案,一般为3-4个周期,含蒽环类的联合化疗效果明显优于CMF方案,尤其是Her-2阳性的患者更是优越。1997年一组537例的对照性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组和未化疗组的8年总生存率Ⅱ期为81.4%比67.6%、Ⅲ期为46.9%比20%,无病生存率Ⅱ期为76.3%比62.9%,Ⅲ期为40.6%比13.3%,NSABP研究提示了化疗后病理检查淋巴结阴性的机会增加37%,淋巴结转阴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另一项研究也证实治疗前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新辅助化疗后淋巴结转阴者的5年生存率为87%,而淋巴结仍阳性者仅为51%,在此基础上若联合紫杉醇类,其疗效更加令人鼓舞。一组局部晚期或原发肿瘤>4cm的167例原发性乳腺癌采用含多西紫杉醇的联合化疗方案做新辅助治疗,多西紫杉醇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4%比66%,病理CR为34%比18%,3年生存率为97%比84%,3年无病生存率为90%比77%。紫杉醇类药物的问世为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开拓了新的治疗前景。
1. 3新辅助化疗的注意事项:
①可手术治疗的患者因不愿切取活检,多采用穿刺活检,细针穿刺活检有一定的失败率,对浸润性癌与非浸润性癌的诊断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也难以得到反映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一些分子生物学检查所需的组织标本,故建议用Core针活检以获得足够的组织块用于病理和生物学检查。
②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是乳腺癌分期和决定区域性治疗的重要依据,新辅助化疗反应好者将改变乳腺癌分期和预后评估。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