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15801048822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瑶医导医网 >> 恶脉 >> 正文

中医脉诊 古书详记载

来源: 作者: 日期:2013/06/20 10:12

摘要:脉诊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虽为“四诊”之末,但“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脉诊的部位最常取的是寸口脉,按照脉的位置形态,寸口脉可分为正常脉和异常脉两大类。绝大多数人皆可按中医言明之寸口位置触及桡动脉的搏动,并按照掌后高骨定位寸、关、尺,此类脉我们可称其为正常脉。但也有少数人,脉不在寸口,而现于寸口背侧,故称之反关脉。

  反关脉是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由于生理位置的变异,桡动脉行于腕关节的背侧,故切脉位置也在寸口的背面,这种特异的脉位,称为反关脉。即脉学名著《三指禅》中所说:“间有脉不行于寸口,由肺列缺穴,斜刺臂侧,入大肠阳溪穴,而上食指者,名曰反关。”反关脉可见于两手或独见于一手,因位置表浅,在手腕背侧往往可看到其有规律的博动,此为先天所致,一般并非病脉,故不宜按常规的寸、关、尺来诊断疾病。

  对反关脉的成因,《诊宗三昧·口问十二则·问反关脉》中记载:昔人所云反关之脉,但言脉位之异,未审所见之脉,与平常之人可例推乎,抑别有所异乎?答曰:凡脉之反关者,皆由脉道阻碍,故易位而见,自不能条畅如平常之脉也。其反关之因,各有不同,而反关之状,亦自不一。大抵反关之脉,沉细不及,十常八九。坚强太过者,十无二三。欲求适中之道,卒不易得也。亦有诸部皆细小不振,中有一粒如珠者,此经脉阻结于其处之状。故其脉较平人细小者,为反关之常。较平人反大者绝少,不可以为指下变异,谓之怪脉也。凡遇反关殊异平常之脉,须细询,其较之平时稍大,即为邪盛。比之平时愈小,即为气衰。更以所见诸证参之。

  与反关脉类似而容易混淆的是异行脉,其与反关脉有两点不同:一是大多在正常取脉处亦可感受到有极微弱的脉动,二是通过有效治疗后,寸口背侧脉动消失,而正常取脉处又恢复正常脉动。此脉因病而异,又因病愈而恢复正常,用解剖学无法解释,且未见诸医籍文献记载。类似的桡动脉畸形还有斜飞脉,是指脉从尺部斜向虎口腕侧者。临床均应注意鉴别。

  • 上一篇:
  • 下一篇:

疾病搜索
最新提交预约记录
妈咪宝贝问吧精华区
怀孕40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东亚医讯 亲亲宝贝健康卡
疾病预防
预防接种 婴幼儿 小儿肺炎
新生儿 孕妇 小儿哮喘
小儿多动症 小儿急症 婴幼儿腹泻
小儿肠炎 小儿感冒 更多儿科病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